有人說機油粘度看著太稀了,倒出來像水一樣,完全沒有“油”的那種緩慢流動的樣子。那么事實到底是怎么樣的呢?難道真的是油品有問題?
首先,“看著”感覺油稀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的判定方式。用視覺感官去評判機油的粘稠性是不科學的,機油粘度均是通過專業設備測定,而該設備顯然不是眼睛。
其次,當將油品倒出觀察到的如“水”一般的潤滑油時,并不必大驚小怪。這主要是機油粘溫性能優異的表現。越是優異的機油,粘溫性能越好。說的直白點就是黏溫性能越好,潤滑油粘度隨著溫度的改變幅度越小。
發動機在正常工作時機油的溫度大約在90℃左右,國家標準所規定的100℃的機油粘度要求,正是模擬發動機工作時的實際粘度。而用戶觀察機油“稀”時一般在常溫下進行,常溫下的粘度接近40℃的粘度,所以這也是沒有什么可比性的。
另外,還有不少人檢驗機油的質量,用手指沾一點機油捻一捻,兩指張開如果油有拉絲,就認為是好油,即認為拉絲的油夠粘,潤滑性好,這也是一種錯誤的觀點。一般帶“W”的機油都用增粘劑來調和,增粘劑剪切性能不好時就呈現出拉絲狀態,這些油使用后很易變稀,以致不能保持潤滑而損壞機器,因此油拉絲反而是差油,最好不要使用。